2021年12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分大一学生来到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探千年科举 知文化传承”实践教学活动。
师生们沿着象征科举1300年历史的130米坡道空间环绕而下,“穿越时空”,探秘科举。从“为国求贤”至“鱼龙变化”,从“金榜题名”至“金陵佳话”再至“源远流长”,不仅全方位了解了科举制度产生、鼎盛、废除的历史进程,理解了科举制度“为国求贤”的创制目的和自由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与精神,而且对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人文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对东亚诸国和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影响与贡献领会于心。
诚意、正心,着汉服、戴儒巾,匀上墨、轻覆纸,同学们用传统的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技术印下自己喜欢的诗句。一颗模泥不染尘,一字分明值万金。沉浸于这现代印刷技术无法仿效的高古韵味之中,同学们慨叹古老技艺造化神奇的同时,真心感受到布衣毕昇研活字,俗世奇人智慧真。青年们穿针引线,做出了古朴素雅的线装书。既是陶冶性情,更是对古老技艺的传承。
这场深度“沉浸”的科举博物馆探秘之行使青年学生们在科技加持的多角度历史文化解码表达中,在具身体验中深层次理解我们的文明密码和精神内核。在感受古代举子科考艰辛的同时,也深深懂得了那些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或怀揣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或背负着一举登科的家族荣耀的举子们,在通过科举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部科举史,是无数古代士子追求家国之梦的奋斗史和励志史,更是华夏文明传承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此次教学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馆舍一隅”走向“大千世界”,从浮光掠影走进历史深处,更加坚定以赤子心,承报国志,知使命,有担当,做坚定的新时代的爱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