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21级学生走进三保村,开展主题为“精耕农旅融合,绘就振兴画卷”的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一行先后参观了三保村渔耕馆、走进田间巷陌、探访三保村农村合作社,深入了解当地“农旅融合”情况,感受到了近年来三保村的变化发展,以及在产业融合、就业创业方面所谱写的乡村“振兴画卷”。
三保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及生活环境,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农业结合得天衣无缝。渔耕馆是对于传统渔耕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心,也是集展示、推广和体验于一体的重要文化景点。场馆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建筑物色彩鲜艳、形式独特,结合南京地方特色和渔耕文化元素进行设计,通过丰富多样的文物、图片、模型等呈现,全面展示了渔耕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社会意义。通过参观,同学们深刻了解了渔耕文化的起源、农耕与渔业的关系及其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
走出渔耕馆,师生们走进田间巷陌,深度体验当地村容村貌与风土人情。三保村周边环境幽静,四周被绿色的山脉环绕,村庄内有一条横贯村庄的小溪,水质清澈,河岸边常见村民洗衣晾晒,让整个村庄呈现出宜人的自然风光。漫步于田野与村落之间,随处可见金黄色的稻田、翠绿的蔬菜地,村民们遵循着传统的农耕方法,秉承着耕种、收获、农时等丰富的农耕习俗,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和有机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采用科学种植方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健康。村庄周边的山林得到良好的保护,生态系统得以保持完整。
最后,师生一行参观了三保村供销合作社。合作社朱总带领大家参观了螃蟹养殖基地、水稻成品仓及部分现代化生产厂房,介绍了蟹种改良情况、7D菜籽油压榨工艺、小球藻培育技术等,在合作社的引导下,村民们对红花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和收集,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同时通过选择优质品种,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改良,培育出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红花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新品种。此外,合作社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长期的科研合作,共同探索创新的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为村民养殖提供科学的养殖方案和管理指导,推动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朱总分享了自己在三保村的创业经历,他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用自己的知识才干为乡村的发展振兴赋能助力,以现身说法生动地为同学们讲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一方面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了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融合,为传统农业带来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增收。切身实地见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起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蓬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