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艺术点亮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
2025-10-22 15:04:47     点击数量:     【字体:

近日,我院师生走进石塘竹海,在这片竹林掩映的美丽乡村中,开设了一堂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行走思政课。

石塘竹海位于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坐拥万亩连片竹林,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素有江苏小九寨的美誉。这里曾是传统农业村落,近年来依托深厚的竹文化底蕴和秀美的生态资源,通过艺术介入+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从单一农业村到文旅特色村的转型升级。村内不仅保留了江南村落的古朴风貌,还引入了竹艺工坊、艺术民宿、文创市集等新业态,将竹林景观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天然画布,把竹材资源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师生们沿着青石板路漫步于竹海深处,看茂林修竹随风摇曳,听溪水潺潺绕村而过,途中还参观了由旧民居改造的竹艺展览馆,馆内陈列的竹编器具、竹制雕塑等作品,生动展现了艺术如何激活乡村资源、重塑乡村价值。大家沉浸式感受着艺术与乡土的深度融合,亲眼见证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乡村颜值如何升级为经济产值。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感触颇深。李想同学感慨:石塘竹海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用艺术创意激活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生动实践。王艺同学则表示:在竹林间看到艺术装置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在工坊里体验竹艺制作的精巧,让我真切感受到文化艺术如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产值

在随后的竹艺手工体验课上,师生们亲手制作竹制工艺品,在一凿一编中体会传统工艺的魅力,理解艺术赋能乡村的深层内涵。在随后的竹艺手工体验课上,专业竹艺老师不仅细致讲解了竹编技艺的历史脉络——从古代日常生活器具到现代文创产品的演变,还现场演示了竹篾分层、染色、编织的核心技法。师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创作:制作竹编扇。

 原来一根竹子能衍生出这么多创意!参与体验的赵磊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竹编艺术画感慨道,这些作品如果推向市场,不仅能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更能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当一件件凝聚着巧思的竹艺作品在手中成型时,师生们深刻领悟到:竹艺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乡村文化价值的挖掘与经济动能的激活,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最鲜活的注脚。

此次石塘竹海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思政教学的又一探索。学院通过将课堂搬到乡村一线,让师生在实地观察、亲手实践中,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深度融合,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中心 | 党群工作 | 教学工作 | 学科科研 | 安全教育 | 下载专区

版权所有:金陵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南京联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25-86188186;  传真:025-86188186;  邮箱地址:szb@jit.edu.cn

在线人数 0